【后汉书的介绍是什么】《后汉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由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撰写。这部书是“二十四史”之一,专门记载东汉(公元25年—220年)的历史,内容详实、结构严谨,是研究东汉历史的重要资料。
一、
《后汉书》成书于公元439年左右,全书共120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共计约30万字。其内容涵盖了从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至汉献帝退位的195年历史,重点记录了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范晔在编撰过程中,不仅参考了前人的史料,还加入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使得《后汉书》在史学价值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书中还特别重视人物传记的描写,尤其是对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如班超、张衡、蔡邕等。
此外,《后汉书》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简洁明快,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因此也被视为一部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后汉书 |
作者 | 范晔(南朝宋) |
成书时间 | 公元439年左右 |
体例 | 本纪、列传、志 |
卷数 | 共120卷(本纪10卷、列传80卷、志30卷) |
记载时间 | 东汉(25年—220年) |
史学地位 | “二十四史”之一,重要历史文献 |
特点 | 人物传记丰富,语言简练,具文学性 |
主要内容 | 东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 |
代表人物 | 班超、张衡、蔡邕等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后汉书》不仅是一部系统记载东汉历史的正史,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历史著作,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