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兢兢词语解释】“战战兢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种紧张、危险或重要场合时的谨慎、恐惧心理状态。该词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意是形容人做事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战战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形容非常害怕、谨慎的样子 | 《诗经·小雅·小旻》 | 多用于书面语,描写人的心理状态 | 谨慎、惶恐、惶然 | 放松、大胆、从容 |
二、详细解析
“战战兢兢”由两个动词组成,“战”和“兢”都有恐惧、颤抖的意思。连用后,表示人在面对危险或重任时的极度紧张与不安。这种情绪往往伴随着身体上的反应,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
在现代汉语中,“战战兢兢”多用于描述人在面临重大决策、考试、面试、比赛等情境下的心理状态。例如:
- 他在台上演讲时,战战兢兢,生怕出错。
- 面对领导的提问,他战战兢兢地回答着。
虽然这个成语带有负面情绪,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也体现出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说明说话者或行为者对事情高度重视。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境适配:不宜用于轻松或幽默的语境中,否则可能显得不自然。
2. 情感色彩:偏向于消极情绪,使用时需注意是否符合语境。
3. 搭配习惯:通常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连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四、总结
“战战兢兢”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成语,不仅表达了恐惧和紧张的情绪,也体现了古人对人生责任的重视。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也要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误用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