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航空出行领域,“加价选座”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中消协近期就这一问题发声,明确指出“加价选座”不应成为“行业惯例”,这一观点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
从实际数据来看,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加价选座”的情况愈发普遍。以国内主要航空公司为例,在部分热门航线和航班时段,加价选座的比例高达 30%以上。例如,某热门航线的经济舱航班,原本座位是随机分配的,但通过航空公司的官方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乘客可以选择支付一定金额来选择心仪的座位,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这种“加价选座”的行为,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却对乘客的出行体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乘客,如靠窗座位以便欣赏风景、靠近紧急出口以便活动空间更大等,加价选座确实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升出行的舒适度。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乘客来说,他们可能只是希望能够顺利登机并获得一个相对安静的座位,却不得不为这种基本的需求额外支付费用,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出行成本。
更重要的是,“加价选座”是否合理还存在争议。从法律角度来看,航空公司在销售机票时,应该提供基本的服务和座位选择,而不应该将加价选座作为一种默认的方式。根据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航空公司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剥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加价选座”也不利于航空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一家航空公司率先推出加价选座服务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其他航空公司可能会纷纷效仿,导致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和价格体系出现混乱。相反,如果航空公司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航班安排等方面,通过提供更好的整体出行体验来吸引乘客,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
为了改变“加价选座”成为“行业惯例”的现状,中消协呼吁航空公司要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强制乘客加价选座,同时要加强对机票销售和服务的规范管理,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待遇。消费者也应该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在遇到不合理的加价选座行为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共同维护航空市场的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加价选座”不应成为民航行业的“潜规则”,航空公司和消费者都应该共同努力,推动航空出行服务的不断改进和提升,为广大乘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