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国家卫健委等 15 部门联合行动,提出了到 2030 年建立老年期痴呆综合连续防控体系的目标。
目前,我国老年期痴呆的发病形势严峻。据统计,65 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 5.5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每 100 位 65 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约 6 人可能患有痴呆。在一些大城市,痴呆的患病率甚至更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实现 2030 年的目标,各部门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在预防方面,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痴呆危险因素的认识,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控制,以及避免头部外伤等,已成为重要工作。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多种渠道,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普及痴呆预防知识,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筛查工作也在逐步推进。目前,已经在一些地区开展了痴呆的早期筛查项目,利用先进的神经心理测评工具和影像学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发现和诊断。通过筛查,可以及时将患者纳入治疗和管理体系,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诊疗方面,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对痴呆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推广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建立多学科诊疗团队,整合神经内科、精神科、康复科等专业力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康复和照护也是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康复机构建设,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鼓励家庭照护,开展家庭护理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的照护能力,让患者在家庭中得到更好的照顾。
到 2030 年,随着老年期痴呆综合连续防控体系的基本建立,我们有信心能够有效降低痴呆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需要政府、社会、医疗机构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让老年期痴呆不再成为老年人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