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药监局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致力于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如今,一项重要举措——用 2 - 3 年时间实现有计划的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明显下降,正稳步推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药监局面临着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成为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过于频繁的现场检查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也影响了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上海药监局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制定了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目标。
自该目标提出以来,药监局在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一方面,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建立完善的药品监管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进行预警和干预,从而减少了对企业的现场检查需求。
另一方面,强化了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强法规培训、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自我管理水平和合规意识。企业自身的规范运作程度提高了,违规行为减少了,自然也降低了被现场检查的概率。
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发现的潜在风险问题同比增长了 30%,而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相比前年减少了 20%。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上海药监局在实现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明显下降这一目标上取得的初步成效。
按照计划,在接下来的 2 - 3 年时间里,上海药监局将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预计到目标实现之时,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而药品安全水平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医药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局面。
同时,上海药监局也将密切关注企业的动态,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监管策略,确保监管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药监局将积极与企业沟通协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