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学识问答 >

汗青典故来历简介

2025-09-07 22:09:00

问题描述:

汗青典故来历简介,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7 22:09:00

汗青典故来历简介】“汗青”一词,常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指代史书、历史记载。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本文将对“汗青”的典故来源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其含义与演变。

一、汗青的典故来源

“汗青”一词最早源于古代竹简的制作过程。在古代,人们将竹子削成片,称为“简”,然后将文字写在上面。为了防止虫蛀,需要将竹简放在火上烘烤,使其水分蒸发,这一过程称为“汗青”。由于竹简在烘烤过程中会渗出水分,看起来像出汗一样,因此得名“汗青”。

随着时间的推移,“汗青”逐渐从字面意义引申为“史书”或“历史记录”。古人常用“汗青”来指代正史或重要的历史文献,如《史记》《汉书》等。

此外,在诗词和文章中,“汗青”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名声或功绩流传后世,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里的“汗青”即指史书,象征着忠贞不屈的精神和永垂不朽的名声。

二、汗青的演变与用法

时期 含义 用法举例
古代(先秦至汉) 竹简烘烤过程,因水分蒸发似出汗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可以染练,可以汗青。”
汉代以后 引申为史书、历史记载 《后汉书·班超传》:“欲以汗青之笔,书于竹帛。”
唐宋以后 多用于文学作品,象征名声、功绩 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朱楼汗青。”
明清至今 成为文化符号,象征历史与传承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总结

“汗青”一词起源于古代竹简的制作工艺,后逐渐演变为史书的代称,再进一步引申为人名留世、功业永存的象征。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重视历史、铭记英雄精神的重要体现。

通过了解“汗青”的来历与演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含义,也能在现代语境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